| 加入桌面 | 手机版 | 无图版
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
排名推广
排名推广
发布信息
发布信息
会员中心
会员中心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科龙 » 海南 » 正文

青海泽库“拉格日模式”:牧民变“股东” 抱团发“羊”财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8-07-27  浏览次数:27
核心提示:拉格日合作社分红现场  “拉格日模式”的带头人俄多  牧民们看到了希望,开始纷纷主动入社。  2012年,入社牧户共有150户

拉格日合作社分红现场

  

“拉格日模式”的带头人俄多

  牧民们看到了希望,开始纷纷主动入社。

  2012年,入社牧户共有150户,占全村总户数85.2%。截至2017年底,全村174户中已有172户入股合作社,入股草场8.82万亩,入社藏羊2500只,入社藏牛4400头。

  合作社分为3个小组,其中牦牛高效养殖及良种繁育组利用入社的天然草场和牦牛分为20个牧业小组,进行了划区轮牧;藏羊高效养殖及良种繁育组利用租赁的天然夏季草场,将生产母羊分为4个养殖小组,按照夏季划区轮牧,冬季舍饲半舍饲进行高效养殖;产业发展及商业营销组将20个养殖小组剩余劳动力进行再教育再培训,重新分工从事出租车、推销畜产品及外出打工。

  草原部门提供技术指导,兽医站防控牲畜疫病、推广良种繁育及科学高效养殖,农机管理站培训农机器械操作,县经管部门指导完善合作社财务账目……泽库县委、县政府坚持不懈地引导和帮扶,“拉格日模式”终于成形了。

  从2012年到2017年,拉格日合作社累计现金分红1234.37万元,仅2017年合作社人均收入就达15110元。

  在易地搬迁补贴政策帮助下,拉格日村牧民彻底告别了“逐水草而居”的游牧生活,去年11月搬进了80平方米的新房子。

  64岁的关贝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样一天,他曾经也是一名贫困户,也是最早入社的36户牧民之一,当年他流转入股草场面积382.34亩,藏羊6只,牦牛18头,资金1万元,折后持有的股数为232.35个,2017年分红2.58万元。

  除了合作社的分红收入,关贝和妻子还在村里打零工,大儿子在合作社驻拉萨的销售点打工,“一家人努力攒点钱,在村里再买个商铺。”关贝盘算着更加幸福的生活。

  “吃住都有保障了,没有什么困难了。”曾经的贫困户索托去年在合作社分红15100元,加上自己在合作社打工的收入和女儿在县里餐馆打工的收入,家庭人均纯收入达7629.46元,摆脱了贫穷的生活,“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”。

  “以草地和牲畜入股组建合作社,牲畜分群饲养,草地划区轮牧,社员分工分业,牛羊统一销售,用工按劳取酬和收益按股分配”的发展生态有机畜牧业的“拉格日”模式,成为了黄南州及整个青南地区实现脱贫的一个样板。

  目前,拉格日合作社已评为国家级示范社。循着它的足迹,泽库县雨后春笋般冒出了65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,牧民入社率达80%,入社草场798万亩,入社牲畜46.83万头。如今,村村都有合作社,乡乡成立了有机畜牧养殖基地,户户都成了“有机生产畜牧合作社”成员。

  比如泽荣科技环保燃料加工专业合作社,解决本村就业19人,年创造收入35万元,其中对雇佣的15名本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只要求他们上6个月班,每人每月支付工资1800元。

  泽库县羊尕尔巴扎牛羊绒产业有限公司的18名员工,以前全部为建档立卡贫困户,每年只上8个月班,现在人均年收入达22400元。

  正如拉格日的藏语意思“白帐篷”一样,“拉格日模式”已盛开在青海绿绿的草原之上。

原标题:【脱贫攻坚在行动】青海泽库“拉格日模式”:牧民变“股东” 抱团发“羊”财
 
 
[ 科龙搜索 ]  [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
 
推荐图文
推荐科龙
点击排行
 
最新供应信息
 
 
购物车(0)    站内信(0)     新对话(0)